北伏倒下,映射出欧洲能源转型的阵痛阴影

作为欧洲电池产业的“全村希望”,北伏(Northvolt)自2016年成立以来,便承载着推动欧洲锂电池自主化的雄心壮志。

在欧洲投资银行、瑞典出口信贷公司和北欧投资银行的鼎力支持下,加之高盛、大众和西门子等企业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北伏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瞩目的明星企业。短短几年内,其总融资额高达146亿美元,吸引了大量订单和广泛关注。

但时间进入2024年,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却迎来了急剧下滑的命运。11月22日,北伏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透露,其现金流仅够维持一周运营,但已经获得了1亿美元的新融资,用以支持破产程序,维持基本运作。不过,相比恢复其业务所需筹集的10亿至12亿美元缺口,这笔资金杯水车薪。与此同时,其第二大股东高盛宣布将所持北伏股份价值减记至零,更让公司雪上加霜。

长期以来,欧洲寄希望于北伏等本土电池企业,通过发展本地产业链,减少西方车企对宁德时代等中国竞争对手的依赖。然而,北伏的破产无疑对欧洲的绿色产业政策造成了重大打击。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由于欧洲初创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电池方面仍落后于亚洲同行,唯一可行的出路可能是继续依赖亚洲企业,直到欧洲本土公司能够掌握电池化学、大规模生产及设备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

昨日雄心

自创立之初,北伏公司便立志成为全球锂电池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尤其是在欧洲本土市场构建起强大的电池供应体系,以支撑欧洲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产业需求,并减少对亚洲电池进口的依赖。

在发展初期,北伏凭借筹集的巨额资金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扩张势头。该公司在欧洲范围内积极布局电池生产基地,甚至针对尚无明确订单匹配的北美业务制定扩张计划。一系列关于新工厂建设的重磅公告频频发布,吸引了全球投资者、合作伙伴及行业观察者的目光。这也使其吸引力远高于其他两家欧洲本土电池企业ACC和大众旗下的PowerCo。

在技术研发与人才战略方面,北伏积极网罗全球顶尖的电池技术专家、化学工程师及生产工艺研发人才,组建了一支阵容豪华的研发与管理团队。他们致力于攻克锂电池领域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包括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加快充电速度、延长循环寿命以及有效控制成本。公司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电池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诚然,早在2021年底,北伏便完成了首块锂电池的组装,成功达成该工厂当年投产的目标。彼时,公司宣称这款电池完全由欧洲本土企业自主设计、开发和组装,标志着欧洲工业历史的新篇章。凭借这一先机,北伏获得了来自大众、宝马、沃尔沃、斯堪尼亚和雷诺风朗等知名车企的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的电池订单。这些订单不仅为公司提供了稳定且可观的收入预期,还大幅提升了其行业声誉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电池行业新兴力量的地位。种种迹象表明,北伏似乎正朝着其预定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

生存竞赛

然而,北伏急速扩张、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失衡策略,埋下了其今日困境的伏笔。对此,已引咎辞职的前CEO卡尔森坦言:“事后看来,我们对实现目标的时间规划过于雄心勃勃。”

北伏采取了一种激进的扩张策略,试图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版图并提升品牌影响力。这种策略虽彰显了其野心,却忽视了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市场不确定性,最终导致风险失控。

据悉,公司每月的资金消耗高达1亿美元,运营成本如同一个无底洞,吞噬着巨额资金。这种资金需求主要源于几个方面:首先,北伏的大规模全球工厂建设计划需要巨额前期投入。从土地购置、厂房建设到设备采购与调试,每座新工厂的落地都需要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资金;其次,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成为沉重负担。锂电池技术尚处于不断演进的阶段,为保持技术竞争力,北伏需在新材料研发、新工艺探索及产品测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此外,北伏试图打造从活性材料到电池设计、系统及回收的全供应链,并在储能设施、阴极生产等领域延展布局,无疑进一步加剧其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虽然欧盟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及政治角度看,确有建立本土电池产业的必要性,但北伏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与亚洲竞争对手仍存在明显差距。亚洲企业如宁德时代,已在锂电池核心技术领域构筑起高壁垒,并凭借庞大产能实现低成本生产。例如,宁德时代的全球产能已突破数百吉瓦时,而北伏的产能规模相对较小,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市场份额争夺战中,北伏陷入困境,产品销售受阻,财务压力随之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工厂选址方面,北伏的决策也备受争议。为了追求清洁水电能源,北伏将瑞典谢莱夫特奥(Skellefteå)选为主要生产基地,而这座位于北极圈内的港口城市此前并未存在任何相关配套产业与设施,也意味着其工厂几乎从零开始建设。然而,工厂的量产之路极为坎坷。截至2023年12月,该工厂总产量仅达理论产能的0.05%,令外界大跌眼镜。随之而来的是订单接连取消,2024年6月,大客户宝马因延误与质量问题终止了一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同。

北伏的困境揭示了欧洲试图通过本地化生产推动能源转型的根本挑战:电池大规模生产既资本密集又技术复杂,提升产能需要数年时间,各类生产问题更是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运营都难免面临亏损局面。

欧盟能源事业的阵痛与低谷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做客挪威主权基金的播客节目中直言,“为什么欧洲造不出好的电池?首先,他们的设计是错的;其次,他们的工艺是错的;最后,他们的生产是错的。”这番话虽然尖锐,却反映了欧洲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深层问题。

北伏的破产,为欧洲新能源政策制定者敲响了警钟。如何在构建绿色产业的过程中平衡政策目标与市场现实,已成为欧洲未来不可回避的难题。北伏的案例表明,仅凭雄心与政策支持,无法弥补技术与经验上的差距。在资本与技术双密集型领域,过于激进的扩张往往会引发不可控的风险。欧洲需要深刻反思其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重新审视产业战略,加强与全球市场的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能源自主与产业韧性。

然而,假如北伏在发展初期并未贸然扩张,也未过度追求电池全产业链布局,是否会有不同的结局?答案恐怕仍是困难重重。行业技术壁垒高企、亚洲竞争者强势、供应链不成熟等问题,都是北伏乃至整个欧洲电池产业难以回避的挑战。

联想到2022年北溪事件对欧洲能源事业的冲击,尽管事件的调查早已结束,但受地缘政治影响至今未有定论。然而,自2022年9月事件发生后,欧洲能源价格持续高企,工业企业竞争力下降、企业迁移外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汽车、航空制造、新能源设备等领域,欧洲企业的高生产成本逐渐削弱了其传统优势,使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愈发处于不利地位。

北伏的倒下与北溪事件的余波,折射出欧洲在能源与产业政策上面临的深层问题。在追求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如何在雄心壮志与现实条件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欧洲能否走出这一阵痛期,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与能源安全。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