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

编者按:此刻为冬,又值岁尾,2024年行将结束。这一年,是中国汽车从大国走向强国的不平凡的一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达此规模的国家;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市场占有率已突破65%。然而,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价格战”全面升级,行业利润率降至历史新低,已有十余个品牌退出市场,价格卷、性能卷、配置卷,市场份额也在卷。有人怨声载道,有人忧心忡忡,也有人意气风发。

中国汽车应如何由大变强?今日起,汽车评价研究院将连续刊载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的《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通过十大方面,从业内第三方视角辨析中国汽车由大变强的当前形势,敬请关注。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 李庆文

把中国变成汽车大国,是过去几代汽车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尽管实现的过程异常艰难,曲折跌宕,但在改革开放大势推动下,在快速工业化的历史潮流赋能下,这一理想已经实现,并且是超出想象和预期的实现。这是几代汽车人的荣光!

现在,实现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则是新一代汽车人必须承担起的历史责任,必须努力完成的历史任务,必须达成的历史目标。对此,新一代汽车人,既充满自信又忐忑不安,既奋力前行又犹豫徘徊,既感到生逢其时又困惑焦虑。

中国汽车大国建设,基本上是成熟的传统汽车技术和产品的延续和复制。百年汽车产业积淀下来的成功经验,成熟模式,通过合资汽车企业比较顺利导入到中国汽车产业。虽然导入的成本巨大,过程曲折,但是,中国汽车还是用比较短的时间,通过比较有效的方式,在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抓住了机遇,压缩了时空,使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汽车大国。

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1379万辆,超过美国的1043万辆。从此以后,中国汽车产量已经连续14年全球第一。2023中国汽车产量达到3016万辆,占全球汽车产量的30%以上。中国汽车大国地位进步夯实,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地位举足轻重。

2023年世界汽车产量,数据来源: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汽车评价研究院整理


与此同时,大而不强的矛盾更加凸现,国人和业界期盼由大变强的呼声更高,愿望更紧迫。一直以来,关于汽车强国建设的战略讨论都是热门话题,行业内外对汽车强国标准的讨论愈加深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实现汽车强国路径的讨论更是丰富多彩。

如今,全球汽车业界基本承认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处于领先位置,在智能网联汽车上拥有比较大的优势。可是,我们自己却对产业发展形势和状态“不自信”,争论激烈,互怼互攻。

中国市场上汽车品牌云集


比如,从互联网进入汽车产业的“新势力”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存在歪风邪气,要用互联网的优势整顿汽车产业。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汽车业界围绕“内卷”话题发生的激烈争论,更是刀光剑影,火花四溅。分歧之大,矛盾之尖锐,裂痕之深,历史罕见!

此外,行业内外对相同的现象,相同的事件,相同的话题,经常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天壤之别的判断,针锋相对的观念,造成了业内巨大的思想撕裂。

在无休止的争论中, 中国汽车的发展形势到底是好,还是坏?中国汽车的生态是健康,还是病态?中国汽车的主体是风清气正,还是歪风邪气盛行

怎么看,怎么分析,怎么判断这三个问题,对于中国汽车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系重大。行业亟需排除情绪偏激化、利益狭隘化、简单否定化、话题夸大化的思维方式,客观理性地议事论理,通过有说服力的分析,研判汽车大国向强国迈进过程中的形势,进而预判趋势,调整战略,确定适合的策略和战术,这才是当务之急。

为此,我对中国汽车当前从大国向强国迈进过程中的趋势性特征做一些辨析。所谓辨析,就是既要列举,也要思辨,更要讨论。我发表一些自己的辩与析,权当引玉之砖,希望能对汽车人认识形势,判断趋势,调整心态,理清思路有一点启发。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