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刻意强调终端或者软件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它需要上帝视角——我们可能需要一种整体主义。”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说。
吴声在1月8日的2025轩辕新汽车之夜上做出此番表述。
2025轩辕新汽车之夜,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即兴发表演讲,分享了他在CES 2025的所见所感与深度思考。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
在演讲的一开始,吴声创新地提出了一个词——holistic。他指出,在当下的科技发展浪潮中,单纯强调终端或软件已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一种上帝视角下的整体主义应运而生。
他举了三星和现代合作的例子。三星通过汽车重新连接AIoT智能家居,展示了超越终端体验的由内而外、系统整体的驱动模式。他认为,尽管中国的主机厂和智能家居企业在应用方面已走在前列,但仍需以更加系统、整体、和谐与完整的认知,去理解这种专业知识图谱。这一点从黄仁勋在CES主题演讲中提及的世界模型中也能够得到印证。
“所有的大模型公司都要重新去思考如何改造、提升、完善物理世界。”吴声强调。
吴声还分享了本届CES在参观瑞声科技时,对瑞声“All in Experiences”理念的感悟。他认为,超越终端的体验正成为能否诞生杀手级应用的核心要素。那些在预期之内的体验已不能称之为体验,只有超越预期的体验,才是真正的体验。在激烈的行业竞赛中,唯有做到极致,才有机会在市场中立足。
吴声观察到,行业正以加速度快速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全球科技产业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中美之间的“脱钩断链”局势,为一些日韩企业带来了全产业链崛起的机遇。韩国企业凭借对美国市场的深度融入,快速填补了市场缝隙。这一格局变化对中国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与挑战。
面对这样的行业格局,吴声认为中国企业不应陷入与其他企业单纯的需求竞争,而应致力于形成不可替代的生态位。在不可逆的全球产业分工中,中国企业应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的解决方案,包括智驾、零部件、声学解决方案等领域。
最后,吴声总结道,2025年是Agent真正的元年。基于对“Experiences”的深刻理解,一切基于场景的创造和中国供应链都蕴含着巨大机会,这不仅是轩辕同学、轩辕新汽车之夜各位嘉宾的机遇,更是所有企业在穿越行业周期中应把握的关键。
吴声呼吁大家以“上帝视角”看待行业发展,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客观理解产业的先进性,在窗口期内让自身不可取代,设计新自我,这才是在行业中持续发展、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
在演讲前,吴声还与轩辕商业评论出品人、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轩辕同学校长贾可博士以及百余位中国汽车主机厂的研发负责人,中国汽车供应链的领袖人物见面,并参观了同期举行的CES 2025。
轩辕新汽车之夜起源于2019年在法兰克福首次举办的中国汽车品牌之夜,当时发出中国汽车企业向上的五条倡议。经历三年疫情时代后,2023年,轩辕新汽车之夜在慕尼黑举办,当时成立了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协作会。
2025轩辕新汽车之夜,由轩辕同学联合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协作会主办,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承办,瑞声科技和黑芝麻智能特别支持。
贾可博士说,2025轩辕新汽车之夜还将在9月的慕尼黑车展期间举行,同时,2026轩辕新汽车之夜将继续在明年1月的拉斯维加斯举行。
以下是吴声的演讲实录,此处有删减。
当然在今天讲AI For All非常过时,我今天先讲一个词,这个词叫做holistic。为什么这么讲?我觉得在今天刻意强调终端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简单地说软件也没有什么意义,它需要一种上帝视角,所以我说我们可能需要一种整体主义。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定义是软硬件一体化,还是说超越终端的体验,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东西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更加系统的整体的一种驱动。所以三星才会强调它和现代,你会发现,现代车放在那里,不重要,为什么?因为三星要给你传递的一个核心是在于我是怎样重新去连接,在这个车上控制你的整个AIoT智能家居。这个过程中,我们中国主机厂、智能家居都已经联通了,我们的应用走得非常快。
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如果说去年我们看到AI For All还是一种概念,代表的还是一种决心和姿态。但是今年它表现得非常快,所以第一个观感的关键词就是holistic,整体主义,我们要更加用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完整的一种认知来理解这种专业的知识图谱。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黄仁勋在CES主题演讲里面特别提到他们也有世界模型,你会发现他和李飞飞的空间智能有异曲同工的地方,甚至所有的大模型公司都要重新去思考如何改造、提升、完善物理世界。
我们今天去了黑芝麻智能、长城汽车、极氪、小鹏、瑞声科技,在瑞声科技我看到一个很好的slogan,叫All in Experiences。这种超越终端的体验,其实在今天会成为能不能成为杀手级应用的关键,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做到极致的体验,当时我们在现场体验一系列非常小的细节,我觉得这些小的细节反而带给我们的触动是无与伦比的。
这说明,我们说的体验还要更加超越,也就是说在预期之内的体验都不叫体验,只有超越预期的体验才是体验。所以我觉得All in Experiences,我不知道瑞声是怎么翻译它的,是“只为极致体验”“创造极致体验”,还是“超越功能的体验”,但是我的理解是它需要极致。不极致,完全没有资格在今天这场竞赛里面有战胜的可能性。
第三个词是系统加速,它比我们想象得更快,而且这种快是加速度的快,今天不管是LG、三星、索尼传统的CES老牌大厂,你会发现我们有一个巨大的认知差,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被脱钩断链,被强烈地脱钩断链,今天在长城的meeting room里面我们还提到,拜登不要等到特朗普上台,他会以比特朗普更强硬的方式来证明他是正确的,所以才会出现一系列的缝隙,这个缝隙机会是什么呢?就是以韩国企业为代表的全产业链的崛起。我每年都来CES,我明显可以感受到SK从一点点小的展位,到今天跟LG一样。包括以前的小企业基本上是“深圳公司的天下”,但是今年发现韩国企业太多了,所以这对我们也是极大的一种考验和挑战。我们很客观地来讲,这是我今天的感受,这个感受就是我们留出来的位置,韩国人已经无微不至地填满了,这是一个事实。
怎么办?一定不是“我要什么”和“你要什么”。本身在于形成不可替代的生态位。也就是说,无论你如何去全球化,但是我们在这样一种不可逆的分工里面,依然扮演着solution的一种不可取代的生态价值。我觉得这点特别重要,这个重要在于无论是做智驾,做零部件,做声学的解决方案,无论做什么,你要效率吗?好,我告诉你,我的这种solution带来这种效率是最优的,你要成本吗?我的成本是最优的,你要体验吗?我体验是最优的,你要时间吗?只有选择我,你才能迎头赶上。
我觉得今天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现在一方面中国在平替,把先进技术形成我们的超级应用,另一方面中国也在被平替,中国被平替在于很多的欧美企业也正在学习中国的制造业,包括如何把中国成熟制造业的解决方案能不能复制到柬埔寨,能不能复制到印度,能不能复制到越南,能不能复制到欧美本土。
但是这个过程中,它有很大的难度,这个难度是供应链的计划、产业链的规划、生态链的策划和价值链的一致性,它很难。为什么?它有的时候就是需要时间,就是需要物理的距离,就是需要物流的速度,就是需要零部件的补货能力。
我表达的核心在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体系。我们只有深入理解和尊重这个现实,才能扬长避短,才能把我们的解决方案成为生态位绝对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我觉得深入把握这种独特性,我们就一定能够挣到我们应该挣的钱,我绝对没有任何的价值层面的判断,我只是讲实事求是的观感。
最后一个总结在于AI时代,第一是人有人的用处,诺伯特·维纳的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无论是不是会使用AI,或者我们能不能使用AI,大模型应用场景跟我们的关系是什么,毫无疑问,2025年是Agent真正元年,我们不要再怀疑它了。今天我们在索尼展的时候,正好有一个日本人在那儿介绍,当时我们感觉到这可能是一个Agent,为什么?因为他面带微笑,毫无表情,这就是我们说的,它并不是我们没有理解的数字化的温度,但是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地看到的一种场景。也就是说,不用再说这是人形机器人还是具身智能,但是我们正在被全面代替。但是,人有人的用处,就是要发挥我们的独特性、我们的想象力、我们的爱、我们的弱点、我们更加真实的对世界的思考和投入。
所以,后来从瑞声科技的展厅出来,我的一个感受在于如果真的去理解Experiences,那么一切基于产品的创造就有机会。我觉得这样一种机会属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轩辕同学的同学,属于我们轩辕新汽车之夜的各位嘉宾,是在座各位的星辰大海,这是轩辕同学的意义,轩辕新汽车之夜的意义,也是我们来CES的意义。而不是在乎人到底是少了还是多了。我给大家讲一个冷知识,今年的CES人数比去年是多的,我们认为人少了,是因为中国人少了,我们总认为中国人少了就是少了,为什么?因为别的人多跟我们没有关系,我觉得这种思维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上帝视角,这个上帝视角并不是让我们妄自尊大,但是我们也无非妄自菲薄,而是平视一切,永远实事求是,客观来理解产业的先进性,并不是说有了产业的先进性就可以独步天下,但在这个窗口期里面要让我们不可取代,保有自己的独特性,设计新自我,永远是我们穿越周期最重要的能力。
谢谢大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