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迎来大爆发,销量达到37031辆,同比增长173%,环比增长101.8%。2025年1-2月销量55382辆,同比增长74.3%。这一数据表明新能源物流车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从细分结构来看,中面市场份额占比32.9%,轻卡市场占20%,卡系车整体占据41.6%的份额,成为市场的重要支撑。面系方面五菱扬光 “碾压式” 称雄中面,长安睿行EM60“逆袭” 微面王座;卡系中比亚迪T5市占率冲上前四, 远程星享F1E“剑指” 微卡巅峰。下面一起看看电车资源行研院的的具体洞察。

销量狂飙173%!新能源物流车迎来爆发式增长
广东、浙江、江苏在销量上位列前三甲。广东以8066辆,21.8%的市场份额领先,不过占有率同比下滑4.8%;浙江3675辆同比上涨244.7%,发展迅猛;江苏3261辆同比增长152.8%,表现同样亮眼。这几个经济发达省份,物流运输需求旺盛,政策扶持力度大,充电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为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分城市来看,深圳、广州在广东省内销量突出,合计近七成;杭州在浙江拔得头筹;苏州、无锡、南京在江苏名列前茅。这些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和物流中心,物流配送活动频繁,新能源物流车凭借其成本低、环保等优势,备受物流企业和配送从业者青睐。

面系市场:五菱扬光称雄中面,长安睿行EM60登上微面王座
在各细分市场中,微面市场2月销量2640辆,同比增长83%,市场份额稳定在7.1%。广东、浙江、江苏是主要消费省份,重庆、深圳、广州则是销量领先的城市。长安凯程、开瑞新能源、华晨鑫源在竞争中位居前三,长安睿行EM60成为销冠车型,市场份额占37.1%。虽然微面市场整体增长,但部分城市如深圳、广州销量出现下滑,可能与当地市场饱和度、政策调整或产品更新换代节奏有关。

中面市场2月销量12167辆,同比增长198.9%,市场份额提升至32.9%,潜力巨大。广东销量遥遥领先,广州超越深圳成为城市销量榜首。上通五菱、远程商用车、长安凯程占据前三,五菱扬光重新夺回销冠之位。中面市场的高增长,得益于其在城市配送中灵活性高、载货空间适中,能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求,吸引了众多物流企业和个体从业者。

大面市场2月销量6805辆,同比增长143%,市场份额为18.4%。广东、江苏、浙江销量领先,重庆、深圳、郑州是城市销量前三甲。瑞驰汽车、华晨鑫源、远程商用车领跑,瑞驰EC75独占34.6%的市场份额。随着电商和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大面这类载货空间较大车型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卡系市场:远程星智H制霸轻卡,比亚迪轻卡焕新启航
微卡市场2月销量2974辆,同比增长73.2%,市场份额为8.0%。浙江超越广东成为销量第一的省份,杭州、济南、成都位列城市销量前三。远程商用车持续夺冠,北汽福田、奇瑞控股紧随其后。微卡适用于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的短途运输,随着这些区域物流配送需求的增加以及产品性能的提升,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小卡市场2月销量4975辆,同比增长296.4%,市场份额达到13.4%。广东、河南、江苏销量居前,广州、深圳、郑州位列城市销量前三甲。远程商用车、东风汽车、奇瑞控股排名前三。小卡凭借其载货能力和灵活性的平衡,在城市物流配送和部分农村物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增长势头强劲。

轻卡市场的竞争向来激烈,2月销量7391辆,同比增长225.5%,持续高位增长,市场份额为20%。广东、河南、浙江销量领先,深圳、广州、郑州是城市销量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自1月份首次进入轻卡市场TOP5榜单后,在2月继续发力。远程商用车稳坐销冠,北汽福田、陕汽集团紧跟其后,比亚迪位列第6,同比增长373.8% ,旗下比亚迪T5车型凭借出色的续航能力和载货性能,赢得了不少物流企业的认可,这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意味着其正逐步改变轻卡市场的竞争格局,让整个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传统油车企业同样在发力,不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试图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结语
综合来看,2025年2月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各细分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区域市场差异、产品创新升级以及竞争格局变化等因素,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各位小伙伴,对于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这些变化,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0)